教育部官网报道湖北大学教师教育经验
9月17日,教育部官网以《湖北大学坚持“四个聚焦”办优办强教师教育》为题,报道湖北大学教师教育经验,全文如下。
湖北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坚持固本培新、铸魂育人,聚焦系统集成、立德树人、质量提升、内涵建设,探索地方综合大学举办高质量教师教育新路径,为教育强国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人才。
聚焦系统集成,以体制机制创新聚力。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师范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,组建由知名教育学家、特级教师等组成的师范教育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,统筹谋划师范教育改革工作。建立工作例会制度,将相关单位协同推进改革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,形成举全校之力办好师范教育的工作格局。印发《师范教育振兴行动计划(2022—2026)》《师范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》《师范教育建设与管理办法》等文件,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、时间表,明确各项目主体和责任。按照“统分结合、以统为主、协同育人”原则,建立“七统二分”管理体制和双归属、双拨款、双班主任的“三双”管理机制,即由师范学院负责师范生的招生、日常管理、教师教育平台课程、实习实践、专业认证等七项工作,由相关学科性学院负责学科专业课程教学、毕业论文指导与设计等两项工作;明确师范生培养工作同时归属学科性学院和师范学院,学校按师范生人数同时向学科性学院和师范学院拨付人才培养经费,学科性学院配备“学科班主任”、师范学院配备“思政班主任”。
聚焦立德树人,以教育家精神铸魂。结合新时代师范生成长发展特点,实施“未来教育家”培养工程,强化“三全育人”,深化“五育并举”,贯通第一、第二课堂,推进“培根铸魂”“强基赋能”“实践力行”“美育浸润”“阳光活力”五大行动,以系列品牌活动将教育家精神培育涵养贯穿师范生培养全过程。擦亮学校师范教育红色名片,将理想信念、师德师风教育与学校94年来因师范而生、因师范而兴的光荣校史相结合,讲好学校“大先生”至诚报国、乐教爱生的育人故事,精心建设师范文化馆,引导师范生感悟历史文脉、坚定教育理想。用好优秀校友资源,打造师范生“名师讲坛”品牌,常态化邀请教育名家、名校长、名师校友、优秀师范生开展讲座。全覆盖开展“寻访我身边的好老师”、志愿支教、校友走访、教育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,让师范生在生动的社会大课堂中上好教育情怀课。
聚焦质量提升,以培养模式改革强基。加强师范专业优化调整,坚持“转入要筛选、转出不设限”,实行优胜劣汰、动态调整。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,招收湖北省“荆楚优师计划”公费师范生,遴选组建“强师”实验班,专设“优秀师范生奖学金”,师范专业吸引力不断增强,招生量质齐升。构建师范生全面育人体系,提出“1+8”师范人才培养规格,即培养“拥有一腔教育情怀”和“八个方面核心素养”的师范生,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,增加师范特色思政课、科学前沿知识课、“AI+未来教育”等课程。开办数字教育微专业,引入AI数字人技术,试行“AI+OMO(线上线下融合)”教学模式,数智赋能师范人才培养。一体化增加教育见习、实习、研习等实践课程比重,举办师范生实习就业洽谈会,打造师范生“招生+实习+就业”直通车。建立师范生教学技能“赛练学教”提升体系,以赛促练、以练促学、以学促教。近4年学校获“田家炳杯”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奖项40余项。
聚焦内涵建设,以优质资源配置赋能。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,深入开展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,以“好老师”培养未来的“好老师”,涌现出“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”、全国模范教师等一批优秀典型,持续建强思政课教师、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,开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,通过打出考核评价和薪酬改革“组合拳”,激发教师潜心培养师范生的内生动力。建立“大学—政府—教科研机构—中小学校”多方协同机制,发起成立“湖北地方综合大学师范教育协同创新共同体”,与地方政府共建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,与省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度合作,与省内外中小学共建近100所综合性实习基地,举办实习基地校长论坛等,广泛汇聚资源赋能师范人才培养。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moe.gov.cn/jyb_xwfb/s6192/s222/moe_1749/202509/t20250916_1413664.html
(审稿:刘怀元)
上一篇: 湖北大学与广水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
下一篇: 拉美地区首个孔子学院联盟在巴西成立